约4710字。
[学生用书P349(单独成册)]
1.下列对联与所写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③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④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A.①孔子②荆轲③苏武④苏轼
B.①老子②屈原③王昭君④苏轼
C.①孔子②屈原③苏武④辛弃疾
D.①老子②荆轲③王昭君④辛弃疾
解析:选C。①曲阜孔府旧称衍圣公府,从“公府第”与“圣人家”可以推知是孔子而不是老子。②从“万顷重湖”和“一江千古”可以推知是屈原而不是荆轲。③从“陇上羊归”可以推知是苏武而不是王昭君。④辛弃疾作有“西北望长安”词句,从“望中西北是长安”可以推知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2.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甲:①④ 乙:③⑤ 丙:②⑥
B.甲:①⑥ 乙:③④ 丙:②⑤
C.甲:③④ 乙:②⑤ 丙:①⑥
D.甲:③⑥ 乙:②④ 丙:①⑤
解析:选A。题目中所给诗句分别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何应龙的《行人》、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六)》。作答时,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确定其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根据②中的“羌笛”“关山月”、⑥中的“宝剑”“楼兰”可知,②⑥塑造的是戍卒征夫的形象,属于丙;根据③中的“行人”“恨”“短长亭”、⑤中的“鱼鸟无消息”可知,③⑤塑造的是游子思妇的形象,属于乙。据此运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为A。
3.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音乐室:阳春白雪虽然和寡,高山流水但觅知音。
②科技馆: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
③书画室: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④档案室: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
⑤实验室: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