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40个字。
第10课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3)美育目标: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4)情感目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创设情境。
2、导语:高山流水的旷远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我们不得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
二、走近作者
柳宗元,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江雪》,以后还会接触到《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重点字词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明确:
悄怆(chuànɡ) 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为坻(chí) 为屿(yǔ) 翕忽(xī)
为嵁(kān) 差互(cī) 幽邃(suì)
2.《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