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5270字。
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语文
2018年11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 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 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C. 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D. 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平时积累很重要。另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许多例子都证明城市发展需要空间腾挪,成都地铁建设通过地下资源有效避开了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展了蓉城发展的空间。
B. 评选和朗诵有关成都的最美诗词,借诗歌增添城市名片的魅力,“成都诗词大会”无疑将让成都“诗歌之城”的美名再度远扬。
C. 会议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协调配合、行动一致、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切实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D.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成分残缺,应是对地下资源的有效利用。C项,并列语序不当,应是“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行动一致”。D项搭配不当,“描写……感悟”搭配不当。故选B。
3.下列诗词所咏 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A.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 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4.小明调皮贪玩,成绩严重滑坡,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A.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 人必自侮, 然后人侮之。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案】D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