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70字。

  《静女》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文,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
  3.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出诗歌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感受诗歌表现的情感。 
  难点:1.品读鉴赏诗歌中的名句。
  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诗歌,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2.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3.查找有关表达爱情和思家之情的诗歌、故事、乐曲。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会感觉枯燥乏味,今天,老师首先请大家听一首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师生一起听歌)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著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
  小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5.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
  提示: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
  二.学习课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现在的爱情大多是通过歌唱出来的,如“爱你没商量”、“死了都要爱”等等。同样是爱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