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70字。

  孟子有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本单元的仁人志士的身上体现着古人追求正义的共同精神。《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程婴为保赵氏血脉,费尽心机,两人先后以死报答了主人的礼遇之恩;《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为救赵国违心杀掉大将晋鄙,虽有愧于赵国,却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仁义的佳话;《管鲍之交》让世人领略了善于知人荐人的鲍叔牙的宽容风采;《鲁仲连义不帝秦》中的鲁仲连高瞻远瞩,义不帝秦。他们身上无一不散发着
  古人正义精神的芬芳。
  3 赵氏孤儿
  战国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与赵盾不和,屠岸贾遂设奸计杀死赵盾全家三百余口。赵盾之子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商议:一个杀身成仁,一个抚养赵朔的遗腹子。他们设法得到别人家的一个婴儿,骗过了搜寻孤儿的屠岸贾的军队,公孙杵臼被杀死,程婴和赵氏孤儿隐藏在深山。十五年后晋景公才因病立赵氏孤儿,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到赵氏孤儿赵武成年后,程婴完成任务,自杀身亡。
  《赵世家》以赵氏的兴起为线索,展示了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的史实及战国时赵氏由盛而衰、最终被秦国灭亡的历史变化。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世家》记述了赵氏家族在与晋国公卿的权力角逐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特别突出赵盾、赵武、赵简子、赵襄子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权谋与势力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崇尚贤人政治,提倡举贤任能,抒发一种得贤者昌、失贤者亡的兴亡之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赞扬赵武灵王的大胆改革,其二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一、字音
  置儿绔中(kù) 人面鸟噣(zhòu)
  公孙杵臼(chǔ)(jiù) 服齐衰(zī)(cuī)
  强为其难(qiǎnɡ) 及赵武冠(ɡuàn)
  不肖(xiào) 弑君(shì) 若号(háo)
  二、通假字
  ①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要,同“腰”
  ②韩厥告赵朔趣亡 趣,通“促”,赶紧,尽快
  ③而朔妇免身 免,同“娩”,分娩
  ④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见,同“现”,显现
  三、一词多义
  (1)而①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连词,表修饰②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连词,表承接③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连词,表承接④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连词,表并列,并且⑤臣有大事而君不闻                    连词,表转折,但是
  (2)之①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助词,的②召而匿之宫中                       代词,他③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乃①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动词,是,表判断②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副词,就③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副词,却
  (4)于①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介词,引出动作的  主动者,相当于“被”②及至于景公                           介词,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