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8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1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1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2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2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3 第三节 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3 第三节 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4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五课 4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见自己的话使对方动了感情,程先生大大振奋。
B.你不论如何都要把他请来,否则我饶不了你。
C.这次他从新来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发出了许多感慨。
D.看这种情形,纵使风潮暂时平息下来,也不过是歇歇气,酝酿第二回的风潮。
解析:选D。A.该用“大为”,因为“大为”着重表示由于某一事物或情况引起的反应或影响很大,就本句来说,程先生很振奋,是由于他“见自己的话使对方动了感情”,“大大”不表示这个意思,只表示程度很深,不宜用在本句里。B.“不论”不能与“如何”搭配使用,可改为“无论”。C.副词“从新”一般只有根据新情况从头开始的意思,用在本句不恰当。本句是想强调行动重复,即“再一次”,该用副词“重新”。D.“纵使”有一种用法:后面所涉及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让步不带有假设性质,本句中的“纵使”就是这种用法,使用正确。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________,但其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正是历史的多种原因,西藏的经济比内地落后,________比沿海发达地区落后。
③________古今不容混同,但古人生活中的许多相对真理,也同样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
A.必需 更加 虽然 B.必须 越发 虽然
C.必需 更加 固然 D.必须 越发 固然
解析:选C。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也表示加强命令语气。从句意看,该句为“必需”。“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越发: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固然:副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任二十多年来,这位基层干部的基本原则是:只要严格________上级领导的指示办事,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②________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
③看到他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先是一惊,________暗暗佩服他的才能和干劲。
A.按照 鉴于 继而 B.按照 基于 既而
C.依照 基于 继而 D.依照 鉴于 既而
解析:选A。①“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②“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基于”主要表示依据、根据。③“继而”是连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既而”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
一、基础考查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④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 ⑥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解析:选D。①处可填“只要”“一旦”“倘若”“假如”。②处可以填入“则”“那么”,不填亦可,且不填更简洁。③处所连接的前后句有递进关系,可填“甚至”“而且”;“进而”虽表递进,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④由前面的“随后”可知,应填入表承接关系的“还”,不可填入表并列关系的“也”、表递进关系的“更”。⑤⑥两处为转折关系,应填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综合考虑,答案为D。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①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②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 ③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④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⑤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⑥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解析:选B。由于本题关联词较多,考生适宜采取排除法来解答。首先要仔细辨别每组关联词语的表达区别,然后根据上下文加以比较、排除。如第①组中A、B、D三项有代词“这”,只有C项没有,“这”作为主语是不能少的,所以排除C项。第②组中,“当然”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用于此处太过绝对,排除D项。第⑤组中,⑤后的内容是对“心理负担”的解释,是原因的表达,“所以”表结果,明显不对,排除A项。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应是B。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①_______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
……
例析结构不定造成的歧义
1.词性不同带来多种理解
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可能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误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解析:“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干某种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干某种事”。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解析:动词“发现”的对象是“敌人”还是“敌人的哨兵”?不明确。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哨兵发现了敌人”。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对”的管辖范围不明确,是“对”报案人愤慨还是“对”围观者的行为愤慨?表意不明确。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误例: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解析:数量短语作为定语易出现歧义,“数百位”是修饰“英雄”还是修饰“亲属”?不明确。可将“数百位”调到“亲属”前,消除歧义。
5.由停顿不同而造成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误例: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解析: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其一是:如果“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