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小题,约7470字。
2005年—2006学年(下)五校联赛七年级语文(苏教版)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共5大题34小题,)
洛阳四十五中 贾少阳 原创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
|
(一) |
(二) |
|
|
|
|
|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颓(tú)唐:委靡 菜畦(qí):有田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加冕(miǎn):帝王的礼帽
B. 水榭(xiè):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掬着沙儿(jū):两手捧(东西)
捋(lǖ)柳叶儿: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永垂不朽(chúi)流传
C. 面面相觑(qù): 看 万簌俱寂: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钟山南麓(lù):山脚 草莽(mǎng):杂草
D. 不能自已(yǐ):停止、控制 鲜为人知(xiǎn):少
长江天堑(qiàn):隔断交通的沟 竣工(jùn):完成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2分)
屈指可数 叱姹风云 中西合壁 蹑手蹑脚
络绎不绝 相辅相承 饶有风味 轻装淡抹
3.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2分)( )
2005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访问大陆时说:要改善两岸关系,两岸人民必须互相 ,
才能 , 才能 , 才能 。
A.化解 化解 了解 了解 谅解 谅解 和解 B.了解 了解 谅解 谅解 化解 化解 和解
C.谅解 谅解 化解 化解 了解 了解 和解 D.了解 了解 和解 谅解 谅解 化解 化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昨天,记者来到我们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B.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C.在祭扫烈士墓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D.我们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
第1页(共8页)
5.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画“×”(每空0.5分,共3分)
A.“我不想睡!”“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这个对话表现了“我”的坚决,略带点骄蛮,以及外祖母对我的迁就与溺爱。(《童年的朋友》) ( )
B.“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这五个称谓是作者阿累在内山书店认出鲁迅先生后,内心生发的议论,也是对鲁迅先生的崇高评价,饱含着尊敬、热爱、讴歌、赞美之情。(《一面》) ( )
C.《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重点部分是“议月亮”。 ( )
D.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9.7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后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 )
E.“陵园用地面积2000多亩,前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一句从用地面积、施工时间、使用经费等方面,以具体的数据表现了中山陵园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巍巍中山陵》) ( )
F. 申请书的基本格式要求如下:第一行正中写“申请书”;另起一行顶格写接受申请书的组织名称或有关负责人的姓名;正文要写清申请的内容和理由;文末右下角要有署名和日期。 ( )
6.下列有关课文的出处、作家、时代及评价、体裁方面的知识有误的一组(2分)( )
A《于园》——《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园林小品
B《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宋诗举要》——常建——唐代诗人———五言律诗
C《我的老师》——《魏巍散文选》——魏巍——当代作家——散文
D《我们家的男子汉》——《长恨歌》——王安忆——当代女作家——小说
7.课文背默考查。(每小题1分,共7分)
①曲径通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