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测试卷(2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测试卷2 Word版含解析.doc

  阶段质量测试卷(一)
  (《诗歌之部》能力过关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象就是假定,假定了感情才有自由。贺知章说过柳丝“万条垂下绿丝绦”。李白想象的柳丝,气象就有不同凡响的自由了:“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李白的自由来自何处?来自自己对朋友的感情特征和由这种情感特征所选择的柳树的某一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如实反映生活,拘泥于柳树的特征,没有想象,感情就没有自由,就没有诗意了。有人说贺诗的好处是它写出了“柳树的特征”。但就诗而言让诗人激动不已的不是柳丝之茂密,而是它“万千柳树”和“细叶”的对比。“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么精致,这么纤巧的细叶,这是谁精心剪裁的呀?这才是贺知章的发现。通常到了春天,几乎所有的树枝长得枝繁叶茂,可柳树的特征恰恰相反,柳枝非常繁茂,叶子却很纤细。这个特点让贺知章震惊了,感到非常美。这种美,从科学的眼光来看,是由于春风吹拂,温度、湿度提高了,是柳树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是自然而然的。但诗人觉得这不过瘾,不自由,他觉得它比自然美更美,经过精心想象设计才比自然美更精致。这是一种假定,是一种想象,诗人美好的情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自由地得到表现。
  要进入艺术欣赏之门,一定要明确,所有的艺术都是假定的。从一幅画到一部电影,从一个演员到一首诗,都是假定的。真的向日葵不是艺术,武松打虎,真打老虎也不是艺术。我们现在反对假冒伪劣,但是我们没有反对艺术的假定性。假定就是想象,想象的自由是艺术的生命。在表演艺术上,一个流派强调绝对的真实,它追求生活的逼真,艺术家、演员一上了台以后就应该把自我忘掉。比如我是一个教授,要演小偷,首先要把教授的感觉忘掉,尽量地进入角色,进入规定情境,想象自己是小偷,用小偷的感觉、小偷的眼睛和潜意识看世界,看见人家的钱包手就痒。另外的一个艺术流派认为艺术是假定的,是不能忘我的,他提出一个“间离效果”理论,要记住自我。同一个角色的生命,就在于我演和你演的不一样。我的自由和你的自由不一样。比如京戏,背上插了几面旗就是千军万马,鞭子一甩,走了一转,已过了五十里了;酒杯拿起来,胡子还没摘酒就喝完了……整个舞台就是假定的想象,不是写实的,“间离效果”,就是间离现实,间离了机械的真,才有艺术想象的自由。
  这两个流派,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追求“间离效果”的流派可能更有道理。你们可以看到,越是到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强调超越现实,间离现实,和现实的本来面目拉开距离。不管是绘画还是城市雕塑,不是越来越追求像,而是追求不像,追求抽象。这是一种历史的潮流,这种潮流不是偶然的,而是从艺术的内在矛盾中演化出来的。所以,从严格理论上说,不能机械地把艺术当作真实地反映,它是假定的、是表现人的内心真诚的。从方法上来说,要看它内在的矛盾,这叫真假互补,虚实相生。
  (摘编自孙绍振《审美阅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的自由”是说李白借助于想象表达对朋友的情感,没有拘泥于柳树本身的特征。
  B.贺知章认为枝条繁茂、叶子纤细的美是柳树的遗传基因的作用,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美。
  C.所有艺术都是假定的,假定就是想象,因此,强调绝对真实的主张背离了艺术的本质。
  D.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强调超越现实和间离现实,因此,越是不像或抽象的艺术作品越好。
  解析:选A B项,移花接木,“是柳树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是文章的观点,而非贺知章的理解;C项,“强调绝对真实的主张背离了艺术的本质”理解有误,第三段开头说“这两个流派,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D项,“越是不像或抽象的艺术作品越好”属绝对化表述,且原文无此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通过两首涉及柳的诗,论证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才能得到自由表现的观点。
  B.第三段对两个艺术流派的不同主张进行了对比,否定了前者而对后者表示了赞同。
  C.最后一段阐述了艺术创作追求“间离现实”成为历史潮流后,又深入分析了其原因。
  D.文章从文艺欣赏和创作等方面论述了假定就是想象,想象的自由是艺术的生命的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想象就是假定,假定了感情才有自由。换言之:文艺创作中没有想象,感情就没有自由。
  B.贺知章创作《咏柳》的思维过程启示我们,只有善于想象才能在文艺创作中有所创新。
  C.齐白石画的水墨虾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按间离效果理论可理解为它体现了“真假互补”。
  D.诗人美好的情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自由地得到表现,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2019•山东潍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 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
  ……
  阶段质量测试卷(二)
  (《散文之部》能力过关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019•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屈骚的解读中反观自我,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
  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
  (摘编自《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典化是“诗骚”传统形成的重要环节,二者虽然并称,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