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40字。
《谈中国诗》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了解作者笔下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理解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钱氏的比喻笔法,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含义隽永的句子。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了解作者笔下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钱氏的比喻笔法,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含义隽永的句子。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一)导入
根据实际情况导入
(二)【活动一】——温故知新,积累整合
背背让你印象深刻的中国诗
1、 学生展示
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
(三)【活动二】 ——应用拓展,情景问答
艾米是一名在中国留学的中学生,他非常喜欢中国诗歌。请结合你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她说说中国诗歌的特点。你认为如何采用怎样的方式想她介绍,更有利于她的理解。
1、 学生展示
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
(四)【活动三】——筛选信息,合作讨论
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每个段落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特点,并比较这一个特点是相同还是相异。
中国诗的特点 西洋诗的特点 异同
发展史
篇幅
韵味
风格
内容
1、 小组展示
2、 教师点评
答案参考:
(五)【活动四】——感受鉴赏,分享交流
作者在文章了为了阐述中国诗歌的特点,用了许多精妙的句子。用笔在文章中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含义及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学生展示
2、 教师点评
例如:
A.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本体: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一跳就高升上去
喻体: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