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70+5950字。
提分攻略2 条分缕析,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大题型
题型一 理解分析文本内容
[题型特点]
1.题干表述明确
论述类文本的第1题,通常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变或漏或拼)。
2.选项设置灵活
选项 命题手段 所设陷阱
(2018•全国卷ⅠT1-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曲解文意
(2017•全国卷ⅡT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强加因果
(2017•全国卷ⅠT1-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采用“删减”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以偏概全
特别提示: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间往往是涉及局部,选项顺序与其对应区间在文本中的顺序基本是一致的。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上能准确判定。
[技法回顾]
理解分析文本内容解题2步骤
[典例剖析]
[例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❶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对应A项)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对应A项)
❷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
……
题型三 分析概括推断文本观点
[题型特点]
1.题干表述明确
论述类文本的第3题,通常为“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
2.选项设置灵活
选项 命题方式
(2018•全国卷ⅡT3-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 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考查假设关系) 复句类型 选项通过复句间关系的表述形式来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2017•全国卷ⅢT3-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考查文意推断) 结论表述 选项通过“由此可见”“说明”“总之”等考查对文意的推断。
(2018•全国卷ⅡT3-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考查趋势预测) 趋势预测 选项通过“启示是”“应该”等考查对文本的预测。
[技法回顾]
判断观点类选项要“两看”“一思”
一看复句类型,比对原文,分析关系是否成立。
复句类型 常用关联词 判断
假设复句 如果……就…… 判断这类选项正误要看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假设或条件、目的等关系是否成立。
条件复句 ①“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
目的复句 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
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
递进复句 不但……而且……、进而
[示例] (2018•全国卷ⅡT3-A)
选项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假设关系)
原文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第一段)
“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第二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