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60字。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儒 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三千,身通 六艺 者七十二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 礼治 ,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
《论语》是一部 语录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门人 和 再传弟子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里仁》等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赅,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 《孟子》 、 《大学》 、 《中庸》 合称为“四书”。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题是编者加的。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曾晳(生卒年不计),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冉有(前522—?),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前509—?),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二、字词梳理
(1)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2)以吾一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人家不用我了。以,因为。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一日,指很短的时间、毋,不。说“毋以也”的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说了。这里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3)居则日:(你们)平日说。居。平口、平常:则那么、就。
(4)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5)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6)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7)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十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8)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摄:夹处。
(9)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人为一师。五人为一旅。
(10)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
(11)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之,指下乘之国。
(12)比及:等到。
(13)有勇:(人人)都有勇气。意思是把军队整顿好,可以抵御侵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