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文章题目中“讽”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的意思是_接受,接纳__ 。
2.《战国策》是 国别 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_西汉__代的___刘向__编订。记录了上至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
二、内容概括
第1段:写进谏的缘起。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第3段:写齐王虚心纳谏及纳谏的结果——齐国大治。
三、字音字形
昳( yì )丽 朝( zhāo )服衣冠( guān ) 窥( kuī )镜 谤( bàng )讥
期( jī )年 皆朝( cháo )于齐 时时而间( jiàn )进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2. 而形貌昳丽 (形貌:相貌 昳丽:光彩美丽)
3.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与……比谁更……。孰:谁 )
4.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不若:不如,比不上)
5.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实在)
7.皆以美于徐公 (以:认为 于:比)
8.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9.莫不私王 (莫:没有谁)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过:过失)
11.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指责,讽刺)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
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0.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12.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