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820字。
2020届北京市高考语文冲刺试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
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
(取材于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的一项是
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
B.持续暴雨市区内涝
C.网络故障通讯中断
D.建桥修路车辆绕行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韧性城市”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
B.有关韧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
C.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
D.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
B.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
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
D.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流轨迹和人流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
B.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C.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
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
(5)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三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答案】(1)D
(2)C
(3)B
(4)A
(5)①材料一,从解决困扰城市雨洪内涝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侧重说明应当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突发风险的思路。②材料二,从不同国家的城市韧性规划和建设的角度,侧重指出每个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韧性城市建设策略。③材料三,从大数据在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角度,侧重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D项,“建桥修路车辆绕行”是有计划的行动,不属于题干中表述的“城市突发扰动因素”。根据文本“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可知,“建桥修路车辆绕行”不属于题干中表述的“城市突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长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
师德检校营田,往梁州,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明日宴会,都督与尚书俱坐,尚书曰:“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都督遽令脱枷至。尚书切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