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学反思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16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德馨(xīn) 鸿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西蜀(shǔ) 调素琴(tiáo)
(2)古今异义
①山不在高 (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②惟吾德馨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③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④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3)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
②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显出灵异)
③惟吾德馨 (名词作形容词,品德高尚)
④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蔓上)
⑤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⑥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一词多义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之
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2.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3.背景探寻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令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就故意刁难,半年内16 短文两篇
一、【文学常识】
1.文学知识填空。
本文《爱莲说》作者是 ,字 ,谥号“ ”,世称 , (朝代)哲学家。著有《 》《 》等。
二.【原文填空】
2.阅读《爱莲说》,默写。
(1)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是:
(2)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
(3)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
(6)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
3.结合课文《爱莲说》回答,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
(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
4.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1)文中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 ;
(7)“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10)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11)《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
三.【字词复习】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亭亭净植:
(3)濯清涟而不妖
(4)香远益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