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40字。
2021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小结
第二单元
一、单元编排意图
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唐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在这里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数朵,却也能感受到唐诗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在众多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诗歌创作,成为最为耀眼的明星。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委婉深情的吟唱,孤诣独往的情怀,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华美的乐章。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共同经历了李唐王朝从极盛走向衰微的过程。二人是至交好友,李白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杜甫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他们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即以本单元所选课文而论,《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想像奇特,笔墨纵横,有如大匠运斤,凛然成风。“杜甫诗三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暗,得罪权贵,被贬到蛮荒之地。所以,《琵琶行》一诗,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这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当时就颇受人们喜爱,以至“胡儿能唱琵琶篇”。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生活在唐朝濒于土崩瓦解的末世。他一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较早地放弃了济世情怀,多抒发个人情感。千年以来,也许没有人能破解《锦瑟》一诗,但人们却乐于与这首诗“共舞”,百读不厌,可见其强大的艺术魅力。而《马嵬》一诗,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锦瑟》一样缠绵哀婉的诗人:以冷静的分析,精巧的构思,用诗的语言委婉地评说一个爱情悲剧。
二、教学本单元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这个单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诗与小说不同,它没有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散文那种记叙的从容,表达的自由。诗歌是语言的音乐,是跳动的心声,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抒情。读诗,要认同它的形式,接受它的表达方式,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这样才能激发起读诗的热情。比如诗歌都具有想像、夸张等虚拟成分,只有认同这些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才能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读诗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积累,去感受、体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提示学生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是心声的外化,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情的触发,都是由“物”引起的。这个“物”,可能来自自然,可能来自社会,可能来自人生。古代的社会生活已离我们远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所以读古代诗歌,尤其要有“背景意识”:诗人不能逃出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 必要的背景提示,就像卫星定位系统一样,有助于我们锁定目标。
3.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具有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