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00字。
上海市宝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3)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4)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小明同学想选择用作“志存高远”之义的座右铭,可从诸葛亮《诫子书》中寻找句子“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选作座右铭。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____》,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从(_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其一犬坐于前。
5.(1)本文写了性格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最终落得毙命于屠夫刀下的结局。
(2)下列对屠夫心理、行为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开始遇到狼时屠夫有怯懦、害怕心理。
B.屠夫对狼始终都是害怕和心存侥幸心理。
C.最终暴起杀狼表明屠夫的勇敢和机智。
D.对峙过程中表明屠夫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①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 “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①值:适逢,正赶上。②《广笑府》,明代文言谐谑小说。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_______)
7.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打发父亲到城里(去)买肉。
B.(父亲)派儿子到城里(去)买肉。
C.(父亲)派儿子到城里(去)拿肉。
D.(父亲)打发儿子到城里(去)拿肉。
8.文中“父寻至”的地方是:_______ ;父“见之”的“之”是指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
9.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
B.告诉大家为人的品性: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胸怀。
C.告诉我们生活中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尽。
D.告诉我们要容忍生活中凡事斤斤计较、不懂谦让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