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90字。

  课时素养检测
  十九 兼  爱
  (45分钟,61分)
  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B.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D.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解析】选D。A项,第一个“以”通“已”;B项,“驯”通“训”;C项,“辩”通“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越王击金而退之
  B.是以仁者非之
  C.天下之人皆不相爱
  D.必兴天下之利
  【解析】选C。A项“退”和D项“兴”均为使动用法;B项“非”为意动用法。
  3.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A.君臣不惠忠     
  B.富必侮贫
  C.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D.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解析】选A。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忠:尽忠。B项,“富”指富足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项,“野”指在野外,名词作状语。D项,“说”通“悦”,喜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C。两个“比”均为“等到”的意思。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认为,真正为民谋事的人,他的责任就是兴利除弊。强调了仁人志士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
  B.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以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等事实加以论证。
  C.墨子以诸侯、家主、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等利己与亏人为例,说明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D.知道了社会混乱的根源,并对它持反对的态度,那么就应当考虑改变的措施了,这就很自然地提出了自己的“兼相爱、交相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