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80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材简析】
  《项脊轩志》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这一个单元重在赏析所选散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色。《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名作,向来享有“明文第一”的盛誉,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寄托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读赏结合,感受其形象鲜明、笔法细腻、情感深沉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
  2.学习抓住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结合优化设计充分预习,完成导学案预习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情感充沛的文学世界里,亲情,是永恒的话题。一首孟郊的《游子吟》唱出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李密的《陈情表》写尽了祖孙情深。而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文章历来因其风格朴实、感人至深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传世名作《项脊轩志》。
  二、字词检查
  1、解释词语
  (1)室仅方丈
  (2)雨泽下注
  (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又北向
  (5)使不上漏
  (6)垣墙周庭
  (7)室始洞然
  (8)冥然兀坐
  2、翻译下列句子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设计意图】:复习第一课时字词句基础内容
  三、初读,感知内容
  1、请全班同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感情。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表明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中心句)
  2、请思考:作者叙写的“可喜”的、“可悲”的内容分别在第几段呢?
  可悲的——第1段
  可喜的——第2到5段
  3、清朝的梅曾亮曾概括本文“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第一段文章围绕“一阁”写了哪些可喜变化呢?
  修葺前:写小写旧写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