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10字。
高一必修下册《变形记(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变形记》中的人物描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变形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审美鉴赏与创造 比较解读两篇小说的意蕴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变形记》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欣赏《变形记》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变形记》的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积累常识知人论世
1.导入。
曹雪芹在自题《红楼梦》的绝句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演的在机器大生产中加式流水线上,变异为机器的工人形象。不正常的社会生活往往会使人性扭曲,人伦沦丧,甚至异化为非人,这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卡夫卡以他的《变形记》又为这主题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作者简介。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卡夫卡一生非常坎坷――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他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但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以及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让他的作品影响巨大。
3.作品《变形记》介绍。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请负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后,身体越来越差,但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