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40字。

  2021学年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特级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辞的体裁常识;学习疑问代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一词多义;背诵全文;了解本文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情景关系,探究陶渊明的归隐思想。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疏通课文大意,积累文言重要词句。
  通过理解情与景的关系来把握陶渊明归隐的思想感情。
  一、对话作者
  1.导入:有人曾这样评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此文只写田园可乐,不露外迹,极有含蓄,真有道之言。”清代学者吴梯也赞赏其:“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他们都对《归去来兮辞》的景物描写和其中蕴涵的情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确实,“ 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经典美文。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陶渊明的自然世界,去体悟他对田园的喜爱和他的归隐情怀。
  2.回顾作者: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二、对话文体
  1.读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
  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辞,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具诗歌的韵律和散文的抒情。
  2.辞赋: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