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1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准确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2、能够了解并掌握诗歌中引用的《诗经》诗句和化用的典故。
  3、能够正确掌握各诗句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并掌握朗读古诗词的基本技巧,读出音韵美。
  2、体会诗歌感情,准确的把握感情并朗诵全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2、理解诗人曲折地表达自己渴望贤才以及建功立业的心情。
  3、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人生,立大志并为之奋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人曲折地表达自己渴望贤才以及建功立业的心情。
  2、准读、美读,丰富学生诗歌积累与文化素养。
  三、主要教学方法
  朗读、合作、探究
  四、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课件3
  1、齐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这两段文字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在这篇文章中,苏轼怀念了一位历史人物:曹操。
  2、出示课件4,两张曹操的京剧舞台形象图片
  这是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特别突出的是他的脸谱——白色的。
  京剧中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由此可见,舞台上的曹操乃至普通百姓心中的曹操多年来一
  直是奸臣的形象。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什么形象呢?这
  节课我们就从诗人的身份走近曹操,通过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短歌行》认识一个全新的、真实的曹操。 全班齐读
  联系已有的关于京剧脸谱的知识,回答曹操的京剧舞台形象 学习前朗读苏轼的《赤壁赋》既可以引入曹操又可以感受文字之美。
  上课伊始时展示曹操形象是为了与学习之后的曹操形象形成对比。
  (二)初读正其音
  1、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非常重要的方法,朗读诗歌首先要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全诗
  出示课件5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
  读准字音
  概括出初读感受。
  4、学生回答初读感受
  可能会有悲伤、慷慨、宏大等感受
  要求学生选取诗歌1-2句朗读,读出学生所
  说的或悲伤或慷慨等感受
  预设是一般不会读的很出色。
  老师引导:你觉得你有没有读出的感
  情来。
  师:好的朗读能给诗歌插上美丽的翅膀,让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灵动起来,感染听者。好的朗读是有技巧的。 学生听读并标注字音
  学生自由读
  学生齐读
  学生回答并朗读 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共三遍朗读,读准字音,并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此环节的设计是把诗歌的学习从第一步正音过渡到第二步技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