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80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基础运用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交:结交。“内”,同“纳”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D [D项,然,同“燃”,燃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A [A项,与例句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代前文的“四端”。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代“治天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由是观之   ②是非之心
  B.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②天子能荐人于天
  D.①自贼者也  ②贼其君者也
  D [A项,①这件事,此;②对,正确的。B项,①不是;②无。C项,①到;②向。D项,①②都是“伤害”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C [C项,“事”,古义为“侍奉”;今义为“事情”。]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
  A [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春秋》并称为“四书”。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