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3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设计理念】
  在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基础上,要求学生着重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诵读吟咏、整体把握、艺术手法赏析),领略诗词的艺术魅力,并背诵默写本首词。突出学生的能动性,积累一些诗词鉴赏的心得,并用这些体悟继续分析后面的词作。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了解辛弃疾在词中抒发的情感。
  【学习重点】
  1、理解这首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了解辛弃疾在词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以学生学过的辛弃疾田园风格的词导入,加深对辛弃疾创作风格的理解。课件中插入视频朗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辛弃疾的一首《清平乐·村居》,大家还会背吗?一齐背一下。这首词充满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情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豪放风格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设计理念:以学生学过的辛弃疾田园风格的词导入,加深对辛弃疾创作风格的理解。)
  【预习导航】
  (设计理念:知人论世有助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1、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
  2、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却已看出了韩侂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