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80字。

  《师说》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授课时数】3课时
  【学习目标】
  2、结合注释,翻译理解1段及第二段的前六句并背诵。
  【使用说明】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了解相关要点后,自主翻译文章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前六句,积累文言知识点,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把握要点】
  1、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结合注释)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科举尚属于初级阶段,取士规模很小,只占官员任用的5%左右。贵族子弟都人弘文馆、祟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