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3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翻译重点句子。
  2.概括四弟子的性格特点。
  3.体会孔子的治国思想。
  重点难点:
  概括四弟子的性格特点,体会孔子的治国思想。
  一、目标导学(2分钟)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二、文本自学(15分钟)
  1.了解孔子和《论语》。
  2.快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3.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完成以下任务:
  (1)翻译句子,注意赋分点: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探究文本:
  ①概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②孔子为何“哂由(子路)”而“与点(曾皙)”?
  三、辅助研学(7分钟)
  分组讨论翻译和文本问题。
  四、释疑问学(8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疑难点启发点拨。
  五、合作拓学(8分钟)
  仔细体会孔子及弟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5分钟)
  (2015•高考题)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朗读方面,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字音没问题,要注意词类活用的变调,如“吾与点也”的“与”,“比及三年”的“比”,以及语气词的读法,如“焉、也与”;断句时没有太长的句子,要注意表示句中停顿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