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5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选自《左传》,是充分代表《左传》叙事记言特色的一篇文章。所以本课设计以落实文言基础、鉴赏人物语言和感受人物个性为教学目标,以诵读并赏析人物辞令为重点,在文言结合、读赏结合中欣赏体会辞令之妙、体悟人物勇于担当,忠义爱国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够识记以下实虚词用法及意义:贰、鄙、封、阙、图、微;了解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
  2、能够鉴赏优美的人物辞令,体会论辩技巧,体悟人物勇于担当,忠义爱国的个性特点。
  3、能够鉴赏叙事过程中的铺垫手法,体会叙事的完整性和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见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见教学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时长: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标注相应字音,将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解释标注到课文里,并标出你不能理解的语句,与同学互助交流。2.讲述本文的故事梗概。
  一、导入:联系所学,题解《左传》,明确目标
  由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引出《左传》,带领学生回忆复习《左传》文学常识(“传”;作者;体例等)。介绍《左传》的两大艺术特色,借此明确教学目标:“相比较《春秋》的简短记事,《左传》叙事更加完整,详略得当(第2张幻灯片显示)。这节课我们再学习《左传》的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进一步体会《左传》的这一写作特点。”
  本环节学生活动:师生互动问答
  二、初读课文:预习检测,落实字音,掌握背景,梳理大意。(第3张幻灯片显示)
  (课下注释较为详尽,这里强调注释之外的易错字音)
  1.(第3张幻灯片显示内容如下:)
  (1)多音字
  无能为也已夫晋,何厌之有君之薄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阙秦以利晋
  (2)通假字
  共其乏困秦伯说失其所与,不知
  2.本文叙事详备,我们按照记叙的要素梳理一下:
  时间:春秋
  人物:秦、晋、郑
  地点:见ppt第4页,秦晋围郑形势图
  事件:起因——两点,“以其无其于晋,且贰于楚也”(交待围郑原因,暗示郑国只得罪了晋国一方,为后文烛之武选择秦伯作为突破口做了铺垫;两军分兵驻扎,为下文烛之武能单独面见秦伯做了铺垫。)
  开端——秦晋围郑
  结果——秦还,晋亦去之
  本环节学生活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