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50字。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案
  【素养·目标导学】
  1.语言素养目标: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
  2.思维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历史的思想高度,提高学生辩证的看待机遇与挑战、挫折与进步的能力。
  3.文化素养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4.审美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从青蒿素的发现到成药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屠呦呦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情怀。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导入】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一、作者介绍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资料卡:人物故事
  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基础·清单检查】
  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目睹()精髓()相悖()砒()霜
  繁衍()瑰()宝
  答案:
  dǔ、suǐ、bèi、pī、yǎn、guī 
  2.解释下列成语:
  毫无疑问:
  振奋人心:
  沧海一粟:
  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