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320字。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9分)学校开展“群星闪耀”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品读课文,感受传统美德]
1.(6分)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①_____(做/作)则,鞠躬尽瘁_____,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_____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②_____(须/需)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依次给文段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瘁(cuì) 帖(tiē)
B.瘁(suì) 帖(tiē)
C.瘁(cuì) 帖(tiè)
D.瘁(suì) 帖(tiè)
(2)在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做 ②须
B.①做 ②需
C.①作 ②须
D.①作 ②需
(3)同学们分别用四字词语来评价文段中的叶圣陶先生。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无论是在总的用语方面,还是在写作的各个方面,都非常认真,从中可看出他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态度。
B.先生在使用标点、抄稿、用字等事上,无论大小,“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足见他在写作方面力求完美。
C.先生因为用字问题,决定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D.先生发现“做”和“作”用字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后,不仅提出解决办法,还“监督执行”,可见他尽心尽力的做事态度。
2.(2分)小凡同学把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成语进行了分类整理。请你观察下面两组成语的结构,在横线处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耀武扬威 呕心沥血 悲天悯人
(2)血气方刚 言行一致 妇孺皆知
A.锋芒毕露
B.不可捉摸
C.姗姗来迟
D.惊心动魄
3.(2分)小杰同学将喜爱的文章汇编成册,向大家推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在汇编的过程中,小杰同学发现启功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见右图),上面写着“香远益清“四个字,这让你想到北宋时期周敦颐写的《》。
(2)小杰同学把《邓稼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老王》《驿路梨花》等文章汇编成册,并给手册命名为《香远益清》。结合周敦颐笔下“香远益清”的意思,请你推断小杰以此命名的原因是
4.(5分)[阅读经典,领略人物风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