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40字。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词中的美景。
2、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深入把握词境词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的忧患意识,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赏读诗词之美,体味词人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登上金陵的高处,面对大好河山,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桂枝香 金陵怀古》,这位词人就是——王安石。《古今词话》有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更有意思的是连一向自负的苏东坡看完这首词,久久无言,最后化为一声叹息:“此老乃野狐精也。”
二、初读感知
一读:通过预习,大家是否已做到熟读本词?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诵读本词?(点评:节奏停顿、语速稍慢,语调悠扬)
再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诵读本词。
师范读,请同学们齐读本词。
二问:如果由同学们来讲析这首词:围绕本词,你会设计什么问题?(可以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角度提出2-3个问题。)
预设1:本词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2:本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3:本词运用的表达技巧有哪些?有什么好处?
三、赏读探究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致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 整体鉴赏(1、上片写了哪些景,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景与情的关系?)
(二) 局部鉴赏(1、 “千里澄江.......”等词句的赏析 2 、“商女” 的用意何在?)
【重难突破】
预设1:整体(词的上片写词人登临送目所见的金陵秋景,写景如画,善用清丽、优美的形象语言。词人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白鹭等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山河图。寄寓了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预设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长江山、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山的青翠、峭拔,壮阔之景犹在眼前。先写远景,用的是以静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