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080字。

  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一、走近作者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
  生平:老子(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东)人,有人又称他老聃。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王朝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相传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成就: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代表作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南华真人”——庄子
  生平: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般认为其生年约为公元前369年,卒年约为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但《庄子》一书和其他史料可作印证,估计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贫苦,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屦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
  成就: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老 子 降 生
  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被楚君鱼石部下放暗箭射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至傍晚,追兵虽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和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她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