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10字。
探究1 理解诸子散文的重要观点
1.综合三篇文章,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作深入内涵,完成下表。
篇名 核心观点 观点内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答案]
篇名 核心观点 观点内涵
《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 吾与点也 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
《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 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才谈得上守礼知礼,也才会天下归心
《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 存身、做事、处世应顺乎自然,不可强为
探究2 深入理解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核
2.先秦诸子的思想至今还受到广泛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底色,成为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印记。请结合文本完成下表。
篇名 处世
观念 人生
志愿 社会
理想 治国
理念
孔子 《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庄子 《庖丁解牛》
[答案]
篇名 处世观念 人生志愿 社会理想 治国
理念
孔子 《子路、曾
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既要敢于承担,又要谦逊有礼 推行仁政 民德归厚、
天下归仁 为国
以礼
孟子 《齐桓晋
文之事》 推仁讲礼 发政施仁 安养民众 保民
而王
庄子 《庖丁解牛》 因应自然、
顺势而为 循乎天性、
养生全身
探究3 理解儒家理想社会的意义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都展现了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阅读这两篇文章,结合文章写作时的社会现实,思考这些理想的意义,理解儒家治理国家的主张,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于儒家的理想社会和治国主张: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天子失政、诸侯擅权,孔子因此提出了一个改造社会的思想,便是“仁”的思想。孔子把“仁”当作人们思想最高的境界,当作治国安邦之道,当作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他又把“仁”和“德治”结合起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我们描述了德治之下的太平盛世图,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上下尊卑,秩序井然,社会和谐美好,人们可以在春光中歌咏弹唱。
(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时各诸侯国国君都在追求霸主地位,对外征战,对内盘剥百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孟子的思想本于孔子而有所发展,“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观点。他主张施仁政,使百姓有“恒产”(固定的产业收入)以安居乐业;“谨庠序之教”,兴办学校,以教化百姓。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
儒家的理想社会和治国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社会的和谐美好、百姓的幸福安康、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都已成为美好的现实。因此,我们要研读文化经典,传承其文化精髓。
探究1 制作多义实词卡片
1.仿照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一词多义”示例,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