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30字。
语言得体复习:看准对象(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知识梳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交际对象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用语恰当、切合实际,也就是看准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同一内容,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秀才买柴》的故事可以说是最典型的说话不看对象的例子: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孔乙己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孔乙己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挑夫什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走了。
秀才为什么买不到柴?当然是因为他说话不看对象,他那文绉绉的话卖柴者怎能听得懂!
再如2007年浙江卷: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解析】B(其他三项都是没看准对象,表述不当。A项中“花甲”一词不当,花甲是指60岁,70岁应称古稀之年;C项中,“音容宛在”用法不当,音容宛在,是吊唁丧家的用语,其意思是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D项中说“执掌教坛垂七十载”不合适,难道一个人生下来就去教书!)
又如: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 )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
【答案解析】D(A项,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别出自“虎踞杏林”“龙蟠桔井”的故事,皆用于医生,最好是中医;B项,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于农村戏台;C项,适合老师送给学生。这三项都是用词没看准对象。)
总之,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一般来说,与“四高”(文化程度高、职位高、地位高、年龄高)的人交流,应该讲究称谓,不能直呼其名;语气应委婉谦虚,用语上可用专业术语,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