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60字。

  一曲善与美的悲歌——《边城》整本书阅读
  导读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传奇。沈从文一生创作结集有80多部,可谓丰产。特别是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如《边城》《长河》等,风格独具,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边城》不到7万字,共21章,前后写了半年,发表于1934年。小说没有奇特的情节,人物的性格也不复杂,作者营造了朦胧的抒情氛围,描摹了湘西的民俗风情。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不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边城——又一处桃花源
  1808谢思宇
  茶峒小镇,是座边城。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一个地方的另一种事情”,是已埋没在时光尘土里的最朴素美好的的地方,是沈先生心中的桃花源。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是小说的开头。与《醉翁亭记》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醉翁亭记》中,我们随作者的文字拉近镜头,看到了欧阳修的醉翁亭——那个他与民同乐的地方,俨然就是他的“桃花源”。
  而此时,我们又将目光投向了茶峒,一窥其中风貌。
  那儿有条小溪,有溪便又有船,有船便有过渡人与管渡船的。
  过渡不必出钱,可人们却没有贪到小便宜的愉悦,反而心中不安,坚持出钱。而那管渡船的,想来家中不是太富裕的,可在有人“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这股认真的神气写得好,这是“贫贱不能移”的骄傲,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坚持,是身上自带的风骨。
  纵然管渡船的也许从未读过孔子的之乎者也,却已有君子之风——一个朴实善良,有点可爱的老君子。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