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40字。
文言文阅读理解测试题
【使用指南】
1.先让孩子限时独立思考完成。
2.自行对答案看解析,答案不重要,而是分析出答案过程。
3.孩子思考订正错题,高效学习。
【推荐完成时间】每道题 10-15分钟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臣之妻私臣
②臣未尝闻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人物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甲文邹忌在进谏时运用 讽谏艺术说服齐王;乙文中的唐雎则采用 的方式,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王育①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②,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③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④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⑤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⑥,官至太傅。
--《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②豕(shǐ):猪。③以:用来。④截蒲:截断水杨树枝条。⑤鬻(yù):卖。⑥伪汉:指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与东晋对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给 其 衣 食 令 育 与 其 子 同 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育常有暇拾薪 暇:
②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嘉:
(3)王育是如何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位博通经史的学者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踢金帛。
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连接。⑤庸:用。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技干宋元 何以战
B.弄七剑迭而跃之 花之君子者也
C.拘而拟戮之 学而不思则罔
D.经月乃放 乃不知有汉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3)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
??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
译文: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和 。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