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50字。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张松多 作于 2006年4月21日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戏曲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共节选了四部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最适宜采取单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戏曲,学习重点是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所以设计教学要考虑将阅读、分析、表演、讨论、观赏、写作综合起来,整体安排,宏观统筹。以期通过戏曲单元这个窗口,实现了解中国古代戏曲常识、熟知中国古代戏曲作家、尝试表演古代戏曲作品、分析讨论古代戏曲精彩回折、感受古代戏曲艺术精华、继承和光大古代戏曲文化的优良传统,培养中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和艺术表演能力,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生品位,力争培养具有良好文学素养和高雅生活情趣的现代中国人。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元杂剧的典型,代表着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本单元的《窦娥冤》第三折和《长亭送别》就出自《窦娥冤》和《西厢记》,且均属教读课文。
明清传奇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戏曲是继元代之后中国古代戏曲史上
的又一个繁荣时期。传奇是一直持续到清代的明代主要戏曲样式,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本单元的《闺塾》和《哀江南》就出自《牡丹亭》和《桃花扇》,且均属自读课文。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项艺术于一体。那么如何鉴赏古代戏曲艺术呢?
首先我们要注重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鉴赏。既要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又要注意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既要重视诗化的语言中的古白话词语,又要仔细品味戏剧语言中蕴涵的抒情性和音韵美。还要了解戏剧语言中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等辞格。同时除曲词外,说白和科介也不应放弃。这样,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诵读,仔细分析和鉴别。可见,阅读剧本,了解剧情,熟悉人物,掌握人物心理和性格,对于鉴赏戏剧文学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还要高度重视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艺术手法。古代戏剧常常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以超现实的想象、夸张、奇异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反映现实。同时,古代戏剧还常常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它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美的优秀传统,用来形象化的表现富有诗意的人物感情。
总之,鉴赏古代戏曲,要着眼于艺术效果,通过揣摩语言来品味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借景抒情来欣赏古代戏曲所表现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