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90字。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齐诸子间,不容于齐。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曰:“昔秦皇帝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死者不可胜数。又使天下飞刍輓粟【注】 ,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盖天下始叛也。”乃拜偃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岁中四迁。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说偃曰:“大横!”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览其说,下公卿议,皆言不便。公孙弘曰:“秦时尝发三十万众筑北河,终不可就,已而弃之。”朱买臣难诎弘,遂置朔方,本偃计也。元朔中,偃言齐王内有淫失之行,上拜偃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乃自杀。偃始为布衣时,尝游燕、赵,及其贵,发燕事。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为居中,不敢发。及其为齐相,出关,即使人上书,告偃受诸侯金。及齐王以自杀闻,上大怒,乃征下吏治,遂族偃。
  (节选自《汉书•主父偃传》,有删减)
  【注】飞刍輓粟:迅速地运送粮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B.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C.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D.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不容于齐                 余威震于殊俗
  B. 以诸侯莫足游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 吾与诸君绝矣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 为居中,不敢发           为楚怀王左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主父偃学识渊博,却不受欢迎。他先后游历齐国、燕国、赵国、中山国,在这段时间都没有受到诸侯的厚待。
  B. 主父偃人品不端,贪财重权。他曾宣言自己年事已高,所以行事不惜违背常理,即使遭受死刑也不以为意。
  C. 主父偃审时度势,颇有见地。他尊立卫皇后,揭发燕王罪行;建议君王休养生息,设立了朔方郡,鼓励生产。
  D. 主父偃半生坎坷,大起大落。他曾贫贱困顿,后来向皇帝积极进言而得到宠信,但最终身死名败,惨遭灭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我厄日久矣。(3分)
  (2)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5分)
  14. 主父偃批评秦始皇讨伐匈奴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