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阿房宫赋》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第三篇文章。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单元目标要求教学中既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同时要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赋运用了想像、比喻、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通过学习这篇赋,引导学生学习文赋“体物写志”的特点,也培养学生赏析赋“铺采摛文”的艺术素养。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本文语言浅显,文意理解难度不大。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学生曾学过《赤壁赋》,对该文体有所了解。但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阿房宫形象,探究意旨,存在难度。因此引导学习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的水平。
【教学目标】
1.理解“爱、取、族、举、而”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素养。
2.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赋体散文长于摹写、注重铺陈、善用比喻等文体特色。
3.理解本赋内容借秦败亡以讽喻时政,体悟作者心忧国事,情恤民生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排比、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难点: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引导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圈点批注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与学生交流“六国和秦的故事”
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仅15年而亡,令世人震惊之余,人们纷纷发表看法,你知道哪些讲六国和秦的故事的文章?
贾谊《过秦论》说:仁义不是攻守之势异也。
杜牧的看法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近杜牧的《阿房宫赋》
2.板书课题
3.解题质疑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铺、摛:铺叙、铺陈;采、文:文采。
小结:“赋”文体特征
①在形式上,铺张文采。
②在内容上,书写志向。
二、阅读鉴赏
(一)初识“阿房宫”
1.初读文本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