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60字。

  2022中考考前仿真押题卷(上海专用)
  考生须知:
  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古诗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过的文天祥《过零丁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二)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6-8题。(12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①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丙)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①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縗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⑤皆所具。公怃然⑥,即彻⑦宴席,厚赒⑧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①属:部属。②缭经(cuī dié):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⑤棺椁:下葬的物品。⑥怃然:失意的样子。⑦彻:通“撤”。⑧赒(zhōu):救济。
  6.甲文节选自范仲淹的《》,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4分)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8.甲文中的“乐”是“”,在天下人都快乐以后自己才快乐,丙文中最能体现这种范仲淹思想的词句是;乙文中的张梦得的快乐是。(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赵襄子闻胜而忧
  赵襄子①使人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
  夫胜非其难者也,持之者其难者也。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襄子方食抟饭(     )      
  (2)亡其及我哉(     )
  10.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夫胜非其难者也,持之者其难者也。
  A.战胜他们不是最困难的,抓住他们才是最困难的。
  B.打一次胜仗并不是困难的,坚持打胜仗是困难的。
  C.打一次胜仗并不是困难的,要保持胜利的成果才是困难的。
  D.打胜仗不是他们国家的困难,抓住敌人才是他们国家的困难。
  11.赵襄子听说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却有忧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话回答);孔子却认为赵国将要昌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所阐述的观点,与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一致。(6分)
  二、现代文(3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9分)
  可穿戴技术进课堂后的N种可能
  ①所谓可穿戴技术,是指用户可以随身佩戴的设备,如结合了科技元素的手表、眼镜、头盔、背包等等,它们通过追踪个人的行为模式,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个性化的建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