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10字。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浙江宁波专用)
  一、爱国情怀(15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5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座城市按下暂停键。然而,却有一些人的脚步开启了“快进”模式。这些义无反顾的身影,总让我们心潮(péngpài)。他们,是舍生忘死抢救意者的白衣战士,是疫情严峻时满载物资赶赴抗疫前线的货车司机,是传递信息、维持秩序的社区志愿者,是奔走街头,买菜送药的快递小哥。……这些疫情中的“逆行者”,这些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摆渡人”,以微弱的萤火之光,汇聚成火,穿过疫情的乌云,带给人们感动的光亮,让平凡的世罪有了“英雄”的(mú yàng)。
  (1)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满载物资”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载重        B.千载难逢        C.载入史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载(zǎi):年;记载,刊登。载(zài):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又,且;充满。满载(zài):运输工具装满了东西或装足了规定的载重量。A.载(zài)重:(交通工具)负担重量;B.千载(zǎi) 难逢: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C.载(zǎi) 入史册: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故选A。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答案】①澎湃  ②模样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模样: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模”组词为“模型”时读“mó”。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①顾:    ②舍:
  【答案】①回头看②舍弃
  【解析】元方入门不顾。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句意:(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舍,舍弃。
  2.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的一段爱国诗文朗诵会的感悟,请你补全。(10分)
  寄情于诗,抒爱国情怀。回望过往,我们从“(1),弓如霹雳弦惊”;从“持节云中,(2)?”体会他们渴望报效国家的殷殷之情;情出自然,发人生感悟。我们从“槲叶落山路,(3)。”中看到乡村晨景之美;从“(4),佳木秀而繁阴。”中看到春夏山野之美;从“溪去初起日沉阁,(5)。”感受到萧条苍凉的氛围,暗示唐王朝的悲怆命运。范仲淹从气象阴晴之景联想人生得失之状,于“(6),。”一句中尽显其旷达胸襟;苏轼将月之圆缺与人事常理联系起来,写下富含哲理的佳句:“(7),,”。
  【答案】(1)马作的卢飞快(2)何日遣冯唐(3)枳花明驿墙(4)野芳发而幽香(5)山雨欲来风满楼(6)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7)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卢、遣、枳、驿、野芳、己、圆缺”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文学之约(49分)
  文学可以陶冶性情,滋润心灵,让我们共赴一场文学之约,完成3~14题。
  (一)名著阅读(8分)
  3.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立体的,具有多面复杂的性格。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4分)
  A.祥子        B.唐僧        C.宋江
  示例:林冲——武艺高强,救弱济贫,如在东京为官时,救了李小二,使其免受官司;但又性格中又有委曲求全的一面,如妻子被调戏,他忍气吞声,最终被陷害,发配沧州。
  答:。
  【答案】示例:唐僧——胆小软弱,在蛇盘山他的白马被小白龙吃掉,他痛哭流涕,不知所措;然而他又意志坚定,面对蝎子精的百般诱惑,他不为所动,一心向佛,只为求取真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性格。从备选人物中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一个,然后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参照示例写法,指出其性格的多面性即可。
  示例:A.祥子——原来忠厚老实,吃苦耐劳,为了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省吃俭用,拼命拉车;但梦想破灭后,变得狡猾,染上很多恶习,如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
  B.唐僧——既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但有时又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C.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救困,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发生。
  4. “太阳”是文人墨客们吟诗写文常用的意象之一,读完《艾青诗选》和《水浒传》之后,小强和小芳就两部名著中的“太阳”展开了探究,请你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A.小强: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就是“太阳”,诗人借歌颂太阳表达了:
  B.小芳:是的,《水浒传》中也写了“太阳”,比如《智取生辰纲》里有这样的诗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诗中“赤日”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A.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B。通过描写天气的炎热,为下文杨志等人因口渴难耐,买掺有蒙汗药的酒而中计,最终被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作铺垫。
  【解析】A.“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