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00字。
文言文阅读 测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吴平侯景,字子照,梁武帝从父弟也。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及长好学,才辩有识断。仕齐为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后景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诣阙表请景为郡,不许。永元二年,以长沙宣武王懿勋,除步兵校尉。是冬,懿遇害,景亦逃难。中兴元年武帝起兵,以景行南兖州事。时天下未定,沔北伧楚,各据坞壁。景示以威信,渠帅相率面缚请罪,旬日境内皆平。
武帝践阼,封吴平县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诏景母毛氏为国太夫人,礼如王国太妃,假金章紫绶。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职,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振恤,又为 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天监七年,为左骁骑将军,兼领军将军。领军管天下兵要。宋孝建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垂拱而已。及景在职峻切,官曹肃然。制局监皆近幸,颇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寻出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八年,魏荆州刺史元志攻潺沟,驱迫群蛮。群蛮悉度汉水来降,议者以为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景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楯,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乃开樊城受降。因命司马朱思远、宁蛮长史曹义宗、中兵参军孟惠俊击志于潺沟,大破之。其在朝廷,为众所瞻仰。于武帝虽属为从弟,而礼寄甚隆,军国大事皆与议决。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如火,汝手何敢留之。”其为人所畏敬如此。
(节选自《南史•列传四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仕齐为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
B.仕齐为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
C.仕齐为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
D.仕齐为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时登上宗庙东阶来主持祭祀,此处指登上帝位。
B.刺史,朝廷所派的督察地方的官员,后由州郡总督兼职,成为地方官。
C.金章紫绶,金印和紫色印绶,专用于封赏帝王后妃和大臣之母、妻。
D.垂拱,垂衣拱手的样子,文中指无所事事,不处理自己职责内的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景为父守丧期间,因为悲哀过度而使身体受损,长大后喜好学习,擅长辩论,有见识并能决断事务。
B.萧景任领军将军时,与受帝王宠爱的制局监不和,制局监不堪忍受萧景的严厉,萧景便主动调任地方官。
C.萧景虽然只是武帝的堂弟,但是武帝以非常隆重的礼节对待萧景,每逢军国大事,武帝都与他商量决定。
D.文中“田舍老姥”的故事从侧面说明了萧景为官的才能与威信,他为政严明,百姓信赖,官吏都敬畏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示以威信,渠帅相率面缚请罪,旬日境内皆平。
(2)群蛮悉度汉水来降,议者以为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徐锡麟传
章炳麟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山阴人也。幼桥虔,器过手辄毁,父憎之。年十三,挺走钱塘为沙门,不合,归读书。喜算术,尤明天官,中夜辄骑危视列宿。所图天象甚众,又自为浑天仪,径三尺许,及造绍兴地势图,然未尝从师受也。稍长,习农田事,闻昆山多旷土,欲往开治,不果。年二十九,以经算教于绍兴中学,二岁,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