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73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赣州教育发展联盟第8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并且用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方式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一直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勘力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地区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更不能无视一些国家奉行的强权政治、丛林法则、贸易壁垒。这些不和谐因素不仅加剧了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重大障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意味着中国文化必将以一种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以文化之魂,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生成的一种价值理念。“尚和”“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具象表达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特征。这样一种文化基底,凝聚了中华各族儿女,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它能否在世界意义上更具说服力?能否在人类未来的道路选择上创造新的可能?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回应。在此,文化之“强”并不意味着文化霸权,而是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自信,以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只有坚守这一原则,我们才能在诸多冲突与挑战面前,会同天下,共克时艰。
以文化之声,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中的中国故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愿景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的总体期待,凝聚了悠远厚重的中国智慧。在此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打造中国形象,如何唱响中国声音,是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此,文化之“强”,主要体现在让文化真正走进生活,让文化触手可及。一方面,中国文化应深度融入世界文化主流,贴近各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创造出一批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把这种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魅力的文化精神与“中国”两字深度捆绑;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应致力于打造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完善文化交往的机制,推动微观层面的文化互动。文化的传播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传播工程,而是真实、生动的人文交融。
以文化之眼,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冲突与争端。文化是历史的折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经历、不同的现实国情,必然造就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必然造成各种冲突与争端。因而,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并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各种矛盾,将是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此,文化之“强”,重在用文化的批判力和解释力来回答世界之问。回顾历史,当今世界格局的莫基可以追溯到欧洲启蒙运动,其带来了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又在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具体化为“个体主义”。伴随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崛起,这种以权力和资本为最高目的的价值体系席卷世界。以此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从文化的高度,反省了制约着人类社会几个世纪的现代性观念。
以文化之力,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架构下的新型国际秩序。“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追求和传承,也莫定了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的总基调。中国共产党善于用文化的力量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在此,文化之“强”,强在能将抽象的软实力转变成实在的硬实力。一方面,这意味着文化将深度参与到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领域,从而推动各行业发展提速,实现国家总体实力全面提升,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重;另一方面,身处高度利益捆绑的全球化格局中,世界各国也深刻意识到传统冷战思维必将被淘汰,预示了以先进文化维护新型国际秩序的路径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以此才能筑牢全球安全的“精神堤坝”。可见,以文化之力引领全球治理的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摘编自王纵横《中国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致力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一些不和谐因素加剧了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
B.面对世界局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C.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产生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也同样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D.文化强国之“强”,意味着我国对于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并愿意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列举了一些地区和国家出现的问题,意在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B.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有力论证了中国文化凝聚了人类命运的价值共识。
C.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尾对能将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的文化之力进行了着重论述。
D.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并在论证的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只要融入世界文化主流,创造出贴近各国人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就可以真正走进生活。
B.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能够从文化的高度解决其建构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各种冲突与争端。
C.中国文化正以自身力量引领全球治理,它可以参与并推动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D.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意识到传统冷战思维已被淘汰,用先进文化维护的新型国际秩序已成为主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元宇宙”是2021年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半年来,热度集中在游戏与VR领域。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可以实现“元宇宙”要素中的“沉浸感”。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分析师赵思泉表示,“元宇宙”对VR上下游硬件、软件生态圈起到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腾讯、字节跳动、Meta、微软、HTC等科技大厂纷纷入局,已经形成应用内容提供者、硬件参与者、基础技术提供者三足鼎立的局面。数字生是虚拟现实应用的深化发展,其先行应用有航空航天、制造、医疗和智慧城市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