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70字。
2022届江西中考第二次模拟预测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zhōng)伤整个的和谐。
B.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q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D.众人先还发怔(lèng),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所谓文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美术。言所以达意,________________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都要________________,才能引起美感。
A.言传意会 然而 依附 尽善尽美
B.以言达意 因为 附丽 完美无缺
C.言传意会 因为 依附 完美无缺
D.以言达意 然而 附丽 尽善尽美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数是以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主。
B.在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中,我们既需要进一步研究特效药物,让人们更有底气和安全感,也需要加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C.能否打造良好的产业品牌效应,是一个文化科技产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
D.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的恢宏英雄史诗,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
4.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论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______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
A.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能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B.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C.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为什么可以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D.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 “水滴”,我们是否可以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5.下列修辞手法使用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
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C.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D.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下了一下,蜷曲的手脚,哗啦啦一下子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
[注]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
7.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