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3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二)(10分)
天问一号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早在2300多年前,屈原就用《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这也是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截至2020年6月底,人类进行的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全成功的探测任务只有19次,成功率约4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尽管人类在月球探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火星全新的环境,需要全新的技术,带来全新的考验。
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火星绝对是大热门元素。“在火星上开荒种土豆”“将火星作为跳板跃至更深宇宙”……一部部作品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不光展示着目前相对成熟或能够预见的科学技术,还勾勒出人类对火星的各式幻想,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好奇和向往。无论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
(摘编自邢斯馨《“天问一号”踏上征程,火星,我们来了》)
材料二:
从1960年至今,人类已经进行了44次火星探测活动,这让火星成为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也最多的一颗行星。火星为何会受到人们如此钟爱?
这与火星的自然条件有关。火星的地形地貌、温度、体积、一年四季等与地球最为相近。最为关键的是,根据现有航天器的探测结果,已清晰可知火星拥有海岸线遗迹、河道痕迹,湖泊冲积扇等流水地貌痕迹。因此,当前具备探测火星的技术能力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对火星探测的重点之—就是寻找水的痕迹,或者探测甲烷的存在,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这些也是行星探测的重要命题。只不过,与其他动辄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抵达的星球相比,基于现有航天能力,飞行6~7个月就能到达的火星,无疑是各国开展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
我国的“天问一号”计划通过—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我国6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的积累,人造卫星升空,探月工程连战连捷的经验,大推力运载火箭、超1亿公里测控、探测器研制等技术的突破,都为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断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编自冯华《下一站,火星》)
材料三:
The Verge网站指出,“天问一号”是中国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任务,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让漫游车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并运行的国家,也是首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任务的国家。
德国媒体报道中国“新型火箭经受住考验”,为中国实现后续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问一号”不仅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声望,也将激励本国青少年,让青少年热爱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并在长大后投身相关职业领域,以促进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德国之声》报道,中国一直乐于强调与国际伙伴的合作,除了俄罗斯外,中国也与奥地利空间研究所等机构合作。与此同时,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国际宇航大会、欧洲空间局、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巴西、法国,巴基斯坦和俄罗斯在“天问一号”发射前已向中国发出祝贺视频或贺电,并表达深化合作的愿望。
外媒纷纷表示,近十多年来,中国太空探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功,“天问一号”是其中最新的一个项目,而且,中国未来还有更多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更重要的是,各国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火星的整体了解。
(摘编自刘霞、李山《“天问一号”发射,中国太空实力提升》)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定名为“天问一号”,这是受到2300多年前屈原所创作 《天问》这首诗的影响。
B. 现在多个国家开始了新一轮以火星为代表的行星的探索,找到了火星存在水的痕迹或者甲烷的证据。
C. 火星相对于其他行星来说,距离地球较近,但并不意味着完成探测任务就轻而易举,它对技术的要求仍然很高。
D. 我国近十多年来,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诸如“天问—号”这样的太空探测项目。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人类对火星进行了四十余次的探测活动,虽然成功率不足50%,但是为人类探测深空星球提供了宝贵经验。
B. 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火星元素多有体现,其优秀作品既展示了目前相对成熟的技术,也有对未来科学技术的预见。
C. 把火星作为“天问一号”的探测目标的原因是火星的地形地貌、温度、体积、一年四季等与地球最为相近。
D. 我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从人造卫星发射到深入探测月球,再到对火星探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太空探索活动。
13. “天问一号”发射将给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7. 现代文阅读。
纳米机器人
①在把芯片植入大脑连接手机之后,美国科学家近日又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借助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实时控制纳米机器人,让它们准确抵达人体某个部位,进而让纳米机器人实现药物递送,或进行智能微手术。
②一般人只知道纳米技术很神奇,殊不知,让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可控地自主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因为纳米机器人太小了,小到只有我们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进入体内是很难定位的,尤其是进入血管后在血液的裹挟下,很快就无影无踪了。而借助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实时控制后,不管纳米机器人进入到人体多么深层的组织,都能被盯得清清楚楚,管得严严实实,可以实时控制它们给病变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