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30字。
武汉市硚口区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若能 ,虽贫不苦;若能 ,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 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A.达观 知足 安分 B.知足 达观 安分
C.安分 知足 达观 D.知足 安分 达观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B.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应该说是第一位。
D.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B.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
C.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
D.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字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看到外面岩浆包裹的情景。
4.下列对文中“用‘作者思维’解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作高手早已不是用简单的“读者思维”阅读,而是用“作者思维”解构。同样是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许多人用“读者思维”阅读,很容易就被故事情节牵着走;但南派三叔阅读时,会用“作者思维”。他琢磨“多少字内这个人物说了几句话,这些话指向哪个情节点,为什么要这么写”。同样是阅读特立斯的经典名著《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普通人只能看到行云流水般的叙事节奏;但媒体人王天挺却能看出特立斯是以场景为结构线索,在其中穿插回忆、对话、他人的故事等素材,通过不断地跳出和回归,用复杂的素材讲出了一个流畅故事。
A.在阅读时,关注故事情节本身。
B.在阅读时,琢磨故事线索的设置。
C.在阅读时,琢磨复杂素材的组织方法。
D.在阅读时,琢磨作者的写作方法。
5.下列选项中,对选段整体语意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深入一本好书的世界简直妙不可言。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一生最喜欢的书是《一千零一夜》《堂吉诃德》,以及斯蒂文森、吉卜林等作家的作品。他说:“我一生读的书不是很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重读。我更喜欢重读。”博尔赫斯重读的大多是经典,他是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发现经典的意义。经典作品不是读一次两次就可以吃透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三国演义》。
A.名人都喜欢反复阅读,
B.重读中需要感受经典的魅力。
C.重读有助于感受经典的魅力。
D.深人一本好书的世界简直妙不可言。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8题。
好一个宋朝
①最近“清明上河图被截成表情包”成了热门话题。宋朝确是一个令许多人心驰神往的朝代:你可以在“瓦市勾栏中看戏听曲”,可以在“金明池畔填词吟诗”,又或者在“州桥夜市煎茶斗浆”……
②“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这句诗听起来很超凡脱俗,以至于很多喜欢引用这句话的人都自动忽略了它前面的话:“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你看,这个“清欢”是建立在“吃”的基础上,不是纯粹的形而上。
③苏东坡品出清欢至味,是他旷达的性格所致。但对他来说,最喜欢吃的还是肉。有一次,他眼睛痛,大夫嘱咐他不要吃肉了,他立刻深入角色:“眼睛痛不能吃肉,可我的嘴巴又不痛,为何不让我吃呢?不行!”谪居常州时,有人邀请他到家中品尝河豚鱼,想听他的吃后感,可他却埋头大吃,完全不点赞,这人正有些失望,忽听老苏大喝:“也值得一死!”看,真的吃货才有这向死而吃的精神!(高亮提醒:河豚有剧毒,处理须专业!)
④作为真正的吃货,苏东坡即使被贬,也乐呵呵走一路吃一路。被贬黄州,他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创造性地把猪肉开发成为千古留名的“东坡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