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350字,答案扫描。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中期语文测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完成 1~ 3 题。
  据文字考证,“朋”“友””以及“友朋”这类字眼首现于商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上。“朋”之本义是贝壳组成的货币单位,所谓“五贝一系,二系一朋”。“友”的基本含义是朝着同一方向的两只右手或两个人的右手相交。这样看来,“友”“朋”或“友朋”着重意指同类事物或具有共同意向物的东西,以及由此而来的相互聚集、凝结和支持。当这种意义上的朋友观念运用于人类社会关系时,至少在西周时期,主要用来指称、强化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共同体内部之成员关系。
  兼具宗教、政治、经济、伦理、家庭等功能于一身的宗族共同体,是西周时期主导性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宗族共同体着重依赖两种社会规范维持自身的生存和运转,即“孝”与“友”:“其用享孝于皇神祖考于好朋友”,“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如果说“孝”意味着宗族共同体成员与逝去的共同祖先前辈以及神灵的关系规范,“友”则指涉宗族现实生活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规范,既涵括同宗内嫡庶或大小宗之间、平辈兄弟之间的关系,也统摄父子、君臣关系。换言之,友或友爱伦理在西周时期的运作领城,主要是以宗亲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关系,范围十分宽泛。
  春秋以降,西周宗族共同体逐步松动,地域国家和个体家庭日渐起兴,友爱伦理的运作领域开始由宗族共同体转移到个体性家庭、家族之外非血缘亲情的社会关系,即一般个体——主要是士阶层成员以及儒门弟子之类的群体成员之间、君臣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就个体性家庭、家族内部而言,西周时期相对受到抑制的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逐步得以显明和扬升。另一方面,在西周精英统治阶层的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位置的“士”群体,以及原来主要听命于周天子和中央政府的诸侯及其地域国家力量迅速发展起来。   其中,就士阶层而言,他们具有思想智识、政治抱负、较大流动性和较为独立的人格,可是社会品阶和政治地位比较乏弱,因而,阶层内部的相互交流、支持就比较重要。就诸侯或君主而言,面临传统宗法血缘关系支持力量的淡化、各地域国家间的相互攻伐以及具有政治抱负的士阶层力量的壮大,某些情况下,有见识、有谋略、有胸怀的君主也愿意继续以“朋友”之道来建设君臣(士)关系。不过,由于君臣关系像家庭关系那样具有比较明确的礼仪形式和制度约束,属于“正式的”社会关系,现实政治生活中君臣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伴随着战国中晚期君主权力日益增强、公私观念渐渐明确,君臣关系也日趋与友爱伦理相分离。
  因此,从整体重心上以及发展趋势上看,孔孟荀代表的早期儒学友爱伦理着重措意于个体家庭、家族外非血缘亲情的个体关系,尤其是以一般士阶层个体为主要成分的伦理政治共同体。所谓“朋友切切偲偲, 兄弟怡怡”“教以人伦:父子有亲……朋友有信”“居是邦也……友其士之仁者”。
  (摘编自陈治国《早期儒学友爱伦理的范围、功能与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为现实政治生活中君臣很难成为朋友,所以战国中晚期之后, 君臣关系日益与友爱伦理相分离。B.西周时宗族共同体的生存和运转着重依赖“孝”与“友”这两种社会规范,“不孝不友”被视为大恶。 C.春秋以降,友爱伦理的运作领域开始由宗族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关系转移到非血缘亲情的社会关系。D.“友朋”的本义指同类事物或具有共同意向物的东西,之后引申出相互聚集、凝结和支持等含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着重论述了从西周至春秋以后友爱伦理内涵的发展变化,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 B.文章在论述友爱伦理发展变化的同时,兼顾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论述有理有据。
  C.文章引用与孝、友相关的内容,都是为了论证孝、友是宗族共同体着重依赖的社会规范。   D.文章论述友爱伦理在春秋以后的发展变化,多角度多层次,涵盖面广,论证充分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西周时期,宗族共同体内所有成员之间,既是有血缘的亲人关系,也是早期儒学意义上的朋友关系。B.西周时期,“友"这一社会规范的运作领域尽管十分宽泛,但主要还是限于宗族共同体内部的成员。 C.春秋以后,士阶层力量逐渐壮大,失去宗族力量支持的君主都希望以“朋友”之道来建设君臣关系。   D.儒家友爱伦理从措意于宗族共同体,到措意于以士阶层个体为主的伦理政治共同体,符合发展趋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规范盲盒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1 月 26 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越发凸显。盲盒市场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希望来分一杯羹。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勿盲目跟风。
  盲盒,指的是在相同包装的盒子中放置不同款式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只因为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所以才购买。盲盒的异军突起是当前市场发展的缩影, 有时仅仅需要一根创意的火柴,就能点亮整个天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