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20字。
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来后本卷与题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品莹(yín) 一摞(1uò) 蔚蓝(wèi) 慷慨淋漓(kài)
B.鲁莽(mǎng) 枯槐(huái) 猥琐(wěi) 五脏六腑(zàng)
C.灼灼(sháo) 譬如(pì) 遨游(aó) 以身作则(zé)
D.辜负(gū) 阖眼(ké) 决眦(zhì)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萋萋:荒凉的样子 姗姗来迟: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天崖海角:边际
B.默挈:相合,相投 诲人不倦:教导 锋芒毕露:完毕
C.挚友:亲密,诚恳 炯乎不同:差得远 不以为然:这样,那样
D.豁亮:宽敞 马革裹尸:皮革 至死不懈:松解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刚跑出考场的考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向班主任下跪,这场景确实挺刺眼,让不少人不太能接受。
B.减肥不当有可能导致厌食症,由于长期不想进食,人会变得皮包骨头,面如土色,气色难看。
C.电视剧《人世间》讲述了一代人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书写出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D.不知道“跪美症”患者们何以如此白卑,只敢低眉顺眼、奴颜婢膝,看别人脸色、仰别人鼻息?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书,没有白读的。最不济的收获是:通过阅读会充实你的一段空白时问,使你不至于心神不宁。这,算是最低层次的阅读了,开卷有益。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简直能医治心灵的愚昧。……生命里经历过的那些书籍,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潜入骨骼、融于内心。
A.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
B.语段中加点的“最”“充实”“层次”分别是副词、动词、名词。
C.“空白时间”“心神不宁”“潜入骨骼”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D.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
②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
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④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
⑤意思没有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
A.②①⑤③④ B.②①④⑤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②④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格力量与心胸识量一样,有大有小;境界高,则人格力量大;境界低,则人格力量小。
B.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感慨,一见到周恩来,白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几乎荡然无存”。
C.梁振英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的方针是科学的、可行的、有生命力的。
D.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就读中学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采用直抒胸臆的笔法,以劝说的口吻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B.《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写的一篇长篇回忆录,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不仅富于文学性,而且富于史传性。
C.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号文忠,谥号六一居士,我们所学的《卖油翁》是他的一篇笔记小说。
D.“鸿儒”“白丁”“金经”“丝竹”等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较为固定的文学文化含义,如“金经”指佛经,“丝竹”泛指音乐。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来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