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80字。
25 周亚夫军细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史记》的有关文化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重点)
2.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了一个历史典故,这个典故发生在细柳,一个是文帝,一个是条侯,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那个时代,看看在细柳营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二、助读资料
大屏幕出示:
1.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后来因上书为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出狱后他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写成《史记》。
2.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它以简练而个性化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司马迁记述历史人物,不仅忠于史实,而且能积极地运用史料突出人物的性格。他尽力避免泛泛的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3.写作背景。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问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慰问三军的纪实。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读准音,记字形,扫清文字障碍。
学生自读
大屏幕出示:
棘门(jí) 被甲(pī) 都尉(dū) 彀(gòu)
曩(nǎng) 胄(zhòu) 辔(pèi) 弓弩(nǔ)
2.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师:大家听我朗读。听读时要注意我读的停顿、重音、语气,要读出文言的味道。同学们可以在课本上做一些标注。
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读,并圈点批注。
预设:
(1)停顿和重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