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30字。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重难点:
一、文学知识
豪放派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词
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极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近体乐府”“长短句”或“诗余”等。它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如“念奴娇”就是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时年47岁。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四、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1)故
故垒西边(形容词,旧时的)
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
(2)道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动词,说)
圣贤之道(名词,学说,主张)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名词,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惊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形容词,气势大而猛)
波澜不惊(动词,涌动)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动词,吃惊,惊讶)
2.古今异义
(1)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江河的泛指,包括长江)
(2)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洒脱放逸,文雅潇洒。今义:多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3.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烟,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4.文言句式
倒装句
故国神游(宾语前置,应为“神游故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