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5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独立作业 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九年级语文组模仿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准备在年级组展开一次主题词为“自强不息”的朗读分享活动。
小A同学在年级《朗读者》活动上分享并朗诵了自己课外搜集并整合的一段文字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君子处shì¨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①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要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周易集注》云:“自强不息,犹云至公无私。”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前pū¨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朗读前,小B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无法把握,请你帮助他,在括号内标出读音。(2分)
(1)受益匪浅(▲) (2)精髓(▲)
2.请根据语境给小B同学资料卡上的¨,填上相应的汉字。(3分)
(1)zhēn¨言(▲) (2)处shì¨(▲) (3)前pū¨后继(▲)
3.小B同学的资料卡中,有个成语运用错误了,你能判断出来吗?(▲)(2分)
A理至易明 B生生不息 C首当其冲 D墨守成规
4.小B同学资料卡中划“ ”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帮他修正:(2分)
① ②
5.无论是哪个时代,心系家国,心怀报国之志都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充分表达。小语结合所学诗歌,编写了一段朗诵词,请你根据语境,将其中缺漏的诗文补充出来。(8分)
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1)“ ▲ , ▲ ”的报国之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欧阳修面对贬谪滁州的境遇,仍能展现(2)“ ▲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 ”的洒脱胸怀。《醉翁亭记》
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3)“ ▲ , ▲ ”的政治情怀。《岳阳楼记》
艾青面对国难当头,祖国遭受日寇铁蹄践踏,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洪流中,用(4)“ ▲ ? ▲ ”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爱这土地》
6.小华同学准备在活动中讲述全国自强模范安徽残疾人李娟的故事。为更好分享李娟的故事以及她对自强精神内涵和价值的理解,小华决定采访李娟,请你帮助小华拟写3个采访问题。(3分)
2019年,安徽安砀山县唐寨镇唐寨村残疾青年李娟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位身残志坚的姑娘再次成为“砀山骄傲”。李娟,身患脊性空洞症,瘫痪在床近10年,全身只有脖子以上可以有限活动,却用嘴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进行微商销售。她不但自己持续稳定脱贫,而且带动镇里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励志网红”。
二、阅读(55分)
7.名著阅读(6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午餐
萨默赛特??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她向我招了招手,我趁幕间休息的时候走了过去,在她旁边坐下。我最后一次见到她还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不是有人提过她的名字,我想我这次就认不出来她了。她满面春风地和我拉扯起来:“哦,好多年没见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也都老了。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吗?你邀请我去吃了一次中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