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30字。
单元素质评价(一)(第一单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溃退(kuì) 遗嘱(zhǔ) 默契(qiè)
B.桅杆(wéi) 翘首(qiáo) 凛冽(lǐn)
C.要塞(sài) 悄然(qiāo) 舰艉(wěi)
D.仲裁(zhònɡ) 娴熟(xián) 镌刻(jùn)
解析:A项,“契”应读“qì”,C项,“悄”应读“qiǎo”,D项,“镌”应读“ju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D )
A.杀戮 颁发 屏息 苍海桑田
B.泻气 轻盈 浩瀚 摧枯拉朽
C.缅怀 初忠 凌空 眼花缭乱
D.酷似 瞩目 磅礴 殚精竭虑
解析:A项,“苍”应为“沧”;B项,“泻”应为“泄”;C项,“忠”应为“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B )
A.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B.这次西藏之行虽时间仓促,浮光掠影,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对他的错误必须提出严肃批评,不能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了事。
D.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田间地头,了解粮食生产情况。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总书记那句振聋发聩的警语:“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解析:“浮光掠影”指“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与后面的“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矛盾,使用不当。
4.(江西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
A.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 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 赵孟 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始。
解析:B.成分残缺,应该在“中国教育”后面加上“的百年之路”;C.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因为”;D.语序不当,应将“协同推进”放在“周密计划”后面。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D )
A.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强调“用事实说话”,但实际上,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对读者产生影响。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C.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是都简要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